普洱百科之 台地茶园茶

普洱百科之 台地茶园茶

12阅读 2019-02-27 08:26 产地

云南茶区已现代管理之密植性茶园茶,称为台地茶园茶。说到台地茶园茶,就必须要提及以下这些关键词:良种茶、扦插无性生殖、密植、人工管理。


良种茶

1951年云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正式设立,于1975年开始培育培育良种茶,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推广。

良种茶的培育目的,是培育抗旱涝、抗病虫害、高产量以及适制红茶、绿茶(在当时经济价值远高于普洱茶)的新品种。有如云抗、云选、长叶白毫、佛香、紫鹃等诸多品种。

旧时普洱茶经济价值低,不足以使用在当时较为昂贵的良种茶原料。自2003年底开始,普洱茶大为盛行,其行情接近并超越滇绿,许多原本制作绿茶的良种茶原料被改为制作滇青毛茶。现今云南普洱台地茶园茶,基本均以良种茶为主。


扦插无性生殖

茶科植物以种子进行种植易发生变异,加上许多良种茶的特征性状并非可以稳定遗传,因此为稳定茶菁质量,所有良种茶园采用的都是扦插无性生殖,如此可确保所种植茶树基因一致,以维持其特征性状。

因扦插无性生殖的植株没有独立主根,只有侧根与须根,加上台地茶园使用化肥,茶树根部因向肥性只分布于较浅的土层,导致茶树无法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与养分。如此非但导致茶菁品质不佳,且一旦遇到干旱,扦插植株很容易受伤甚至枯死。


密植

旧时云南茶叶作为大宗经济作物,向以产量为纲。为了追求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,台地茶园均采用高种植密度。每垄茶树皆紧密相连,分枝互相交错以至无法通行。垄与垄之间留下通道,以供修剪、施用化肥农药以及采摘鲜叶之用。

与之相对的,则是以星状分布种植的生态茶,所有茶树周围均可通行,其种植密度自然远远不及台地茶。


人工管理

与古茶树天生天养,甚少人工管理不同,台地茶园必须搭配高强度的人工管理。

台地茶园单位面积茶树密度过高,其对于肥力的需求远大于茶园的土壤以及生态链可以提供,因此必需施用化肥方可满足茶树需求。

因台地茶园物种单一性过高,极易招致茶树病虫害的发生,因此必需施用各种农药进行控制。

为了避免杂草与茶树争抢养分,台地茶园的管理中会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。由上图可见,台地茶园的地面寸草不生。而古树茶、生态茶园则会使用成本更高的人工除草。


为了追求产量与经济利益最大化,台地茶园还会施用催芽剂(生长激素),使得台地茶园茶得以采收多次。

非适制普洱茶品种,高密度扦插无性生殖,以及化肥、农药、除草剂、生长激素的使用,台地茶园茶的品质可想而知。在高强度人工管理之下,台地茶园茶具有更早的萌发期与生产频率。日前经典普洱团队至茶山考察,古树茶、生态茶均无发芽迹象,而台地茶园已开始采收,由此可见一斑。

旧时台地茶园茶因其茶品外观较为漂亮,相较于粗枝大叶的古树茶,更符合许多消费者对于茶叶外观审美以细嫩为上的癖好,广受商家欢迎。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后,台地茶园茶与古树茶行情均遭重挫。但后来因为市场推动与先天品质优势,古树茶行情连年不断攀升,早已超过07年的最高点。而台地茶园茶行情则连年低迷,上升幅度不大。


现如今台地茶园茶原料主要用于制作量大价低的低端茶品、无关品质只需茶叶符号意义的期货茶品,以及被商家用于制作诸如“九块九包邮老班章”之类的欺诈性茶品,其针对的市场与生态茶、古树茶有根本性区别。

上一页:孔子与儒茶--管阳镇西昆村的一张传统名片

下一页:“蒙顶甘露杯”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

相关阅读

茶友网
滇ICP备19006320号-4
滇ICP备19006320号-4